紅外熱像法檢測建筑外墻飾面層粘結缺陷的技術要求,檢驗建筑外墻飾面層的施工質量和安全性。
采用紅外熱像法對建筑外墻飾面材料粘結質量和養護質量的檢測;不適用于對有凹凸墻面、拉毛墻面、大理石墻面和表面反光性強的飾面層的檢測。
什么是紅外熱像法呢?就是利用紅外熱像裝置將物體表面的溫度分布拍攝成可視圖像,并進行各種分析的方法。它是一種非接觸的無損檢測方法。
紅外熱像儀是由熱像檢測裝置、熱像控制裝置和圖像處理、分析、儲存、輸出裝置等外圍設備組成的一套儀器。
建筑外墻飾面層粘結缺陷的檢測周期應符合下列要求:
1、新建建筑物竣工后兩年內,應針對其外墻飾面層的粘結缺陷進行第一次檢測,以后每隔兩年進行一次;
2、既有建筑改建、擴建和綜合整治工程中包括外墻整治項目的,應在工程完工后兩年內針對其外墻飾面層的粘結缺陷進行第一次檢測,以后每隔兩年進行一次檢測;
3、竣工10年以上的既有建筑,對其外墻飾面層的粘結缺陷應每隔兩年進行一次檢測。
在現場宜采用外觀目測法和局部敲擊法進行補充檢測。
1、外觀目測法可用于下列情況:
1)外墻飾面層剝離;
2)外墻飾面層缺損;
3)外墻飾面層污損;
4)外墻飾面層風化;
5)外墻飾面層弓凸;
6)外墻飾面層開裂;
7)混凝土中鋼筋銹脹和露筋;
8)外墻面上空調機架或晾衣桿等金屬錨固件銹蝕;
9)其他明顯的異常情況。
2、采用局部敲擊法檢測時,錘擊部位應符合下列要求:
1)以外墻飾面層缺損或剝離的輪廓外1m范圍為錘擊部位;
2)沿外墻飾面層裂縫走向兩側1m范圍為錘擊部位;
3)以外墻飾面層污損、風化部位輪廓外1m范圍為錘擊部位;
4)以外墻飾面層弓凸輪廓外1m范圍為錘擊部位;
5)以鋼筋混凝土中鋼筋銹脹和露筋部位輪廓外1m范圍為錘擊部位;
6)以銹蝕的金屬錨固件為中心1m范圍為錘擊部位。
3、采用紅外熱像法或錘擊法對外觀目測結果進行驗證;
4、記錄紅外熱像法的檢測結果,與局部錘擊法的結果進行比較,相互驗證;
5、現場檢測人員應根據檢測方案和各主要檢測方法的適用范圍,選擇最佳的檢測方法。